找到相关内容280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从秀才天子到皇帝菩萨

    。  天监三年,〈除赎罪之科诏〉云:  若悉加正法,则赭衣塞路;并申弘宥,则难用为国。故使有罪入赎,以全元元之命,令遐迩知禁,圄犴稍虚。  目的在减少罪犯,并遣使巡行州郡,期能消除“深冤钜害”[10]...

    龚显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04646647.html
  • 佛教科学观

    若是我说,肚饥时,只要别人吃饭,我就会饱。我说这话时,不要说试不试,就是我提出任何理由,人家也不会相信。所以一般宗教家说一人死难,能替万人赎罪,这话怎么能使人信受?有之,则惟迷信而已。 二、佛教...又造魔鬼、地狱,种种丑恶可厌的东西?若说造物主欢喜如此,那么这造物主便成罪恶之主。再者,造物主若果真是万能的话,应该造出美丽端庄福德智慧的人物,不该造了这样万恶的世界,然后再去救他们,替他们赎罪。如造不...

    尢智表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5446816.html
  • 回鹘人的佛教写经

    动听的宗教故事。第一个故事说,温州治中张居道在女儿出嫁时宰杀了大批牲畜,因而获罪,即将病死。就在其行将走向地狱审判台时,却被告知,其命本不当绝,通过抄写《金光明经》可以赎罪。张居道遂刻苦抄经,得以起死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5147098.html
  • 中国最初的佛教造像

    段文字知楚王英奉呈缣纨而向明帝赎罪,而明帝却因楚王英的崇奉黄老、浮屠,且行祭祀洁斋礼仪,因此将缣纨退还来供养在家清修的伊蒲塞(优婆塞)及出家修行的桑门(沙门)。 正史上有如此肯定的记载,可证明...

    陈清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0747275.html
  • 约翰·布洛菲尔德著:西藏佛教密宗(2)

    坠入迷途,那么他就应为此而付出代价,但这种代价又完全可以免除,他就不会面对一种被永久罚人地狱的惩罚,他自己手中操纵着自己救度赎罪的命运。在实践中,这种无罪的思想就意味着各种行为本身都不被视为善或恶,...

    约翰·布洛菲尔德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83847697.html
  • 二论禅

    ,就在现实的平常事里。从心态结构上看,禅就在平常心中,从行为实践上看,禅就在吃喝拉撒睡里。因为道就是平常心、佛法就是平常事,因此既不需要低头认罪,虔诚赎罪,礼拜忏悔;也不需要早斋晚戒,沐浴更新。禅就在...

    姜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3549002.html
  • 佛教对西安文化和社会习俗的影响

    供奉塔”。  其荒谬者,要算唐宫西禁院的虎塔。据唐代张鹫《朝野佥载》所记,武则天当政时,成王李千里在宫中养虎,咬死一名宫女,武则天下令将虎活活饿死,事后又怕死虎作祟,便建一座塔为其赎罪。武氏一方面是个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0649475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宗教概说》(1)

    上帝之遣,来到人间,为世人赎罪,并受生、复生、生天;圣灵,即上帝的圣灵,于世界末日时,将再临人间,审判人类。   本经所叙述的地狱景况与地藏菩萨的性格,甚能融合民间的通俗信仰,故广为普及,   尤以明清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5551951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宗教概说》(3)

    经典、婆罗门教的《摩奴法典》,犹太教、耶稣教的《旧约圣经》里的“诗篇”,以及伊斯兰教的《可兰经》等,内容皆是歌颂造物者及教徒赎罪与感恩的祈祷文。在此,造物者被当成是   有求必应的对象。而佛教的祈祷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95651953.html
  • 禅教归净与晚明佛教的普世性

    是具象的和行为化的。与圣保罗的信仰论相关,马丁路德更进一步表达了"因信称义"的唯信仰论新教神学理论,并否认世俗功德对于赎罪的充分有效性,而晚期佛教净土信仰则通过信、愿、行三德一体的...

    陈永革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70753533.html